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展览|指南针—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 Saudade:Unmemorable Place in Time

关于展览


指南针—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

Saudade:Unmemorable Place in Time

 

展览时间:2018.07.03—2018.08.26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


参展艺术家:瓦斯科·阿劳约 Vasco Araújo、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 Pedro Valdez Cardoso、程然 Cheng Ran、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 José Pedro Croft、关小 Guan Xiao、路易莎·雅辛托 Luísa Jacinto、刘建华 Liu Jianhua、鲁伊·莫雷拉 Rui Moreira、施勇 Shi Yong、安德烈·索萨 André Sousa、孙逊 Sun Xun、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 Joana Vasconcelos



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是自复星基金会、复星艺术中心成立以来,首次以“一带一路”概念为框架策划的展览,展览汇聚了12位中葡当代艺术家近100件作品,涵盖绘画、综合材料创作、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是国内首次对中葡两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系统比照和学术梳理。


展览现场


展览取名为Saudade,是葡萄牙语中难以转译的独特词汇,表述的是一种对过去某一时刻美好再无法企及的惆怅与渴求,然而很多时候,该词亦是对当下处境的言说。葡萄牙引领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也启动了以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全球化进程,人们渴望通过交流获得认同,在追溯历史中寻觅未来。

 

而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则代表希望和方向。指南针在航海上广泛应用后,大洋不再是人类不可逾越的障碍,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人类自此迎来了海洋时代。正如丝绸之路起源于人类文明之间的吸引,作为情感的Saudade,和作为物件的指南针,也通过此次展览相互呼应,映射出人类对于交流和交往的渴求。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正是在新时代中对于人类文化交流的一次全新诠释。


展览现场



展览视频


展览开幕视频


策展人专访视频



关于策展人



长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是东京都现代美术馆馆长,第11届沙迦双年展策展人。曾担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会董事(2009-2011)。

 

长谷川祐子先前曾任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及艺术总监(1999-2006)。她曾参与多项国际双年展工作,并担任以下职位: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艺术顾问(2010);第29届圣保罗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0)以及第四节首尔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06)。

 

长谷川祐子曾策划若干重要主题性群展及个展。她曾为多份博物馆刊物撰写文章,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长谷川祐子自2008年起担任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协会委员。她曾任第七届伊斯坦布尔国际双年展艺术总监(2001),并主持犬岛艺术屋计划(2010年至今)。



鸣谢:展览由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葡萄牙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提供特别支持。展览首席赞助为Fidelidade,联合赞助由瑞士知名腕表品牌HUBLOT宇舶表提供。展览开幕由PERRIER-JOUET巴黎之花香槟、上海万达瑞华酒店呈现。



精选作品


瓦斯科•阿劳约Vasco Araújo


金色家族,2008

瓦斯科·阿劳约

图片由私人藏家提供

图片版权:瓦斯科·阿劳约


瓦斯科·阿劳约通过雕塑,装置,视频,摄影和表演等媒介,对反映主体与世界关系的行为准则进行解构和重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作品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无数身份之间的对话。《黄金家族,纹章家族和粉红家族》讲述了一段湮没在历史中的个人故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物品是 200多年前岁月盛衰的凭证。生活的巨变,无所事事的日子,巨大的欢乐和痛苦,碌碌无为的平庸,都变成了抽象的符号,成为考古学上时光中无法触及的标记。


粉红家族,2008

瓦斯科·阿劳约

图片由Francisco Fino画廊提供

图片版权:瓦斯科·阿劳约



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Pedro Valdez Cardoso


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作品现场图


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善于在其作品中融合古典艺术作品和设计风格,有时甚至会加入一些民间和部落艺术的图像。本次展出的装置作品由许多小的雕像,面具和绘画组成。作品探讨了非西方和本土文化,并且对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全球化和身份问题等做出了回应。作品中不仅明确提及了特定文化的偶像,也引用了在不同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原型的偶像。神的象征与日常用品的组合重申了我们脚下干旱土壤与乌托邦海岸之间不断变化的距离。


木偶#37,2011

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片版权: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


程然Cheng Ran


狂人日记——纽约,2016

程然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片版权:程然


参展艺术家程然的视频作品《信鸽(狂人日记 - 纽约)》记录了局外人对纽约生态的考察。作品的拍摄并未采用好奇偷窥的角度,而是以自由漫步或者吟游诗人的视角,在没有特定目的地的情况下四处走动,然后停下来,盯着某个普通地方瞧上好几个小时,嘴里一边以奇特语调,咕哝着或许只有本人才能理解的诗歌。


程然1981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目前在中国杭州生活和工作。去年年底,程然结束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为期两年的艺术家驻留项目。2016年,程然获选在纽约新美术馆进行了三个月驻留,并以个展作为新美术馆的开幕展。

 

程然主要关注新媒体,作品大多为视频和电影。其创作开始并不以制作精美视频为目的,而是试图对个人和私下感受的一种表达。随着这种表达方式逐渐达到专业水准,程然开始通过视频讨论更为重要的主题,探讨生活中一些无法解决,令年轻人困惑不已,却找不到确切答案的问题,如身份认同和生与死等问题。程然的作品使用了简单的剪辑,重组,蒙太奇,长镜头等基本电影技术,往往没有完整一致的故事情节,主要以情绪表达为主。



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José Pedro Croft


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作品《无题》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3D纪念雕塑《无题》与周围环境一同呈现出海市蜃楼的奇景,邀请观众在镜中观看自己,从而融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同时亦将所有反射的事物变成虚幻的假象。作品本身像无法进入的空间,与时间中遗忘之地遥相呼应。每位观众都受到作品的吸引,迫切想近前观看,却遭到冰冷的钢铁和玻璃的拒绝。


无题,2003

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片版权:Pinacotecade São Paulo


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1957年出生于波尔图,在里斯本生活和工作。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在ESBAL(里斯本美术大学)学习了绘画,并师从João Cutileiro学习雕塑。其创作涵盖雕塑、绘画和蚀刻画,自1980年之后作品经常参加展出,并代表葡萄牙参加了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

 

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是葡萄牙雕塑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雕塑通过简约的结构,将物体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它的呈现方式结合起来,与周围环境形成复杂的关系。克罗夫特用镜子和玻璃来操控光线,阴影和反射的效果,以此来创造新的空间。


关小Guan Xiao


野土,2017

关小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片版权: Holger Niehaus


关小的作品通过视频、雕塑、装置和声音等多种媒体,彰显出复杂和生动的审美。她将众多物品混合在一起,跨越各种形式和感官,形成融合的表达,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形成了认知实验和现实世界的反映基础。这次展出《一个和剩下的全部》提出了观看外部环境的多种方式,呈现了与外部世界相连的不同方法,而雕塑作品《Din Din Jaarhh》是对时代错位观念的尝试,是从中国传统的根雕工艺的土壤中生长出当代之物。


登革热,登革热,登革热,2017

关小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片版权:HolgerNiehaus


路易莎·雅辛托Luísa Jacinto



路易莎·雅辛托作品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路易莎•雅辛托的《在太空工作》探讨了人类劳动与我们认知中最遥远的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人最终孤立的观念,路易莎•雅辛托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并进一步指出,这是适用宇宙的普遍特性。作品《植物系列》(Flora Series)聚焦于绘画和拼贴花卉,愈发深入探索了自然环境,以及物理与超自然,物质与精神,疲于应对妥协的生活现实与梦想乐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图为路易莎·雅辛托Luísa Jacinto参展作品  


路易莎•雅辛托1984年生于里斯本,目前在里斯本生活和工作。她毕业于里斯本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和绘画系,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Byam Shaw艺术学院完成硕士学位,并参加了里斯本Maumaus的独立学习项目。

 

路易莎•雅辛托的作品主要探讨人们根深蒂固和背井离乡的生活。她的所有媒介(绘画,录像,装置,声音,绘画,拼贴画)都透着对生命的反思。其创作指涉图像的实验,碎片化的叙述和模拟,信息过载和模糊处理。她善于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材质让作品抽离现实,与此同时和我们日常中接触到的情景和物品建立虚构的关系。

 

刘建华Liu Jianhua


 

刘建华作品《虚幻的场景》展览现场


在参展艺术家刘建华2008年的作品《虚拟场景》中,刘建华为观者演奏了一曲上海日常生活狂想曲:令国内外消费者流连忘返的各种娱乐活动,超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妙不可言的历史、虚幻中的乐土,被遗忘在摩天大楼身后的城镇遗迹的怀念之情等等。艺术家的这种想象放于今日仍然适用,或许即使回退数百年也同样适用。上海是外国人接触广阔中国和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港口,也是我们穿越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机器。


艺术家刘建华布展中


刘建华1962年出生于中国江西吉安,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现生活、工作于中国上海。

 

刘建华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著名的雕塑和装置艺术家。自小成长在江西,曾花14年时间在景德镇工厂里学习制作陶瓷的工艺和技法,并在当代语境背景下,逐渐开始摸索其独特的体验式创作。其作品探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他的《日常•易碎》系列于2003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首次展出,刘建华将日常用品复制成外表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的神秘物体。2008 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的近距离直接关注,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创作理念,从2008 年作品《无题》开始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鲁伊•莫雷拉Rui Moreira


我是在燃烧森林中迷失的巨人,2010

鲁伊·莫雷拉

图片由艺术家和Jeanne Bucher Jaeger画廊提供

图片版权:MiguelAngelo Guerreiro


鲁伊·莫雷拉的艺术灵感来源多样:荒凉之地的旅行,大师的电影,仪式、神秘主义和异教,以及文学、电影和音乐。其展出的大型绘画作品为观者带来“永久性梦游症”的体验,这与沉溺于甜蜜的忧伤(saudade)情绪中的生活非常类似——持续失眠,却做着梦,烦躁不安,却充满诗意的希望。时间可能出于善意而静止,或像往常一样折叠交织——我们无法判断,因为在这唯一的地球上,就像鲁伊·莫雷拉站在沙漠的沙丘上,环顾四周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的堕胎女士II,2007

鲁伊·莫雷拉

图片由艺术家和Jeanne Bucher Jaeger画廊提供

图片版权:GeorgesPoncet



施勇Shi Yong


如同心跳律动的施勇霓虹灯作品《Saudade》


施勇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媒介包括装置,行为,摄影及录像。艺术家此次为展览特别定制的作品《Saudade》位于三楼展厅入口处,在黑暗中闪耀的霓虹灯似乎是一个象征性的灯塔,但在无限的虚无中指向了一个方向。颜色看起来温暖而诱人,但作为电子设备其本质依旧是冷静而无情感,这与 Saudade 的美丽相一致——Saudade 带给我们过去的温柔和安慰,但我们却永远无法重新再来一遍。这件作品让我们想起了施勇的一系列快乐幻想,只是这一次对个人情感没有隐喻性的叙述或亲密的接触,而不是冷静地理解时间的真实性或集体的忧郁。

 

安德烈•索萨André Sousa


安德烈·索萨作品现场图


安德烈·索萨是葡萄牙波尔图最为活跃的艺术家之一。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二分之一转盘》由多面幕布组成,其中大部分为艺术家在复星艺术中心实地创作而成,每面幕布呈现的是在特定时间发生的特定故事,是象征物的集合。几何图案与颜色的对撞,一方面是对艺术家个人旅行中所见所感的汇集,另一方面亦关乎某个人、某个更早时候,或是某个更远地方的体验。


孙逊Sun Xun


孙逊作品现场图


参展艺术家孙逊打造了一面看上去像历史博物馆的墙,墙上挂着真假“古董”和画作,此举旨在证明在当代艺术展览中,不仅只有当代艺术作品,从表面和本质上来说,还有历史。特定媒介木刻版画的使用传达了万物有灵的力量,呈现了一次与超自然的对话。不同于绘画,从刻痕作为个人历史记录的意义来说,在木上刻制的过程更具有行为性。


图为孙逊参展作品


孙逊198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次年,成立π格动画工作室。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参展艺术家孙逊的作品通常为手绘而成的动画短片。因此除动画短片本身之外,同时可以看到与其动画相关的手稿或运用其他媒介制作一些作品。其早期作品如《休克时光》(2006)是一个由小图片组成的系列作品,引用报纸、书和其他文件材料上的不同片段作为背景材料,运用对时间的概念,探索并叙述历史。历时三年完成的《21克》(2010)主要以粉笔、炭笔画为媒材,构建出一个带有疑惑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黑白世界。《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2011)的画面构成则是曾作为我国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工具之一的木刻版画。同时,《诗歌工厂》(2010)、《主義之外》(2010)和酝酿之中的作品宣告孙逊的又一次尝试和突破——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水墨画引入其作品。


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Joana Vasconcelos


图为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Joana Vasconcelos参展作品


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的艺术创作尤其关注妇女地位、阶级差异和民族认同。进入展厅首个映入眼帘的大型装置作品《女武神》代表着为神寻找英灵的好运及飞跃,艺术家延用了其对于多种材料的编织物及装饰品的偏爱,选用色彩斑斓的材料搭配精致的传统手工艺元素细节,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五彩的奇幻宇宙。而展墙背面并列的三组装置《花神》、《粉红的美丽》和《铁青色》,以 azulejos(葡萄牙语,手工瓷砖)排列,留着长长抽象的纺织吊坠,则可以看做是引导观者走向繁荣的窗户,用今天全新的方式来重现传统,也许是治愈今人思乡的一种方式。


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作品展览现场


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1971年出生于巴黎,现生活和工作于里斯本。2005年,因在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的作品《新娘》(2001-05)进入国际艺术舞台。2012年,她成为在凡尔赛宫展出的第一位女性艺术家和最年轻的艺术家。

 

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艺术创作过程的本质是对已有物品和日常现实的挪用,去情境化和颠覆。以大小恰到好处,色彩纯熟的雕塑和装置,辅以表演、录像或摄影记录的方式,将艺术家挑战循规蹈矩日常生活的观念通过物的方式呈现。其令人联想到现成品艺术、新现实主义和波普主义的巧妙移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混杂的景象,它既是对当代社会的批评,又是对集体认同的特征,尤其是关于妇女地位,阶级差异或国籍认同特征的阐述。艺术家通过这种创作过程表达了她对当代特点的反思:手工与工业、私人与公共、传统与现代、流行文化与博学文化的二元对立中充满了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令不断变化的含义发生改变,这也正是当代的特征。

 


公共教育活动


7.1

展览开幕讲座



7.7

《秘境里斯本》电影赏析会



7.15

玛莎·葛兰姆: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承 

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承




7.28

时尚创意思维——灵感的源起



8.4

美味葡萄牙——亲子烘焙工作坊



8.7

艺术馆练习生——小小职业体验营

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承




8.18

走进星星的你:会跳舞的影子



展期

周末公众导览



展期

儿童导览手册




展览花絮


葡萄牙驻中国大使José Augusto Duarte先生、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 João Pedro Fins do Lago 先生等贵宾观看展览


从左至右依次为:本次展览策展人长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女士,复星基金会与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女士,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先生,葡萄牙驻中国大使 José Augusto Duarte 先生,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 João Pedro Fins do Lago 先生,葡萄牙驻上海经济商务事务领事 Mário Quina 先生,复星高级副总裁、首席沟通官李海峰先生


SILENT DISCO x “葡域风情”艺术创意集市  活动现场


Saudade/指南针留言墙





展览衍生品




点击上方图片前往小程序购买👆

售价:96 元




推荐理由



Saudade,是葡萄牙语中难以转译的独特词汇,表述的是一种对过去某一时刻美好再无法企及的惆怅与渴求,然而很多时候,该词亦是对当下处境的言说。



这本全彩画册收录了参与本次展览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瓦斯科•阿劳约Vasco Araújo、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Pedro Valdez Cardoso)、程然(Cheng Ran)、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José Pedro Croft、关小Guan Xiao)等艺术家,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编者: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出版者: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印刷: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版次:2018年6月第一版

开本:889X1194mm 1/16

印张:11

印数:1-500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复星艺术中心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